碼哥再舉一個自己親身經(jīng)歷的例子,前段時間碼哥經(jīng)朋友介紹了一位客戶,客戶告訴我他要“80W的太陽能路燈,電池要按3.2V,40AH的標準,太陽能板60W,要保證晚上7點亮到第二天凌晨6點,并且要能堅持10個陰雨天,其他什么標準要求也說了一大堆(光效多少、防水防塵多少等等),還有價格要多少多少(具體就不公布了,低到不敢想象),如果你家滿足,我就用你們家,畢竟是朋友介紹的,不然我就用現(xiàn)在這個了(一款大刀臂的小金豆)”。一看就明白的人估計理解我的當時的心情,我打斷了這位客戶,我問了一個問題:您知道這樣配比意味著什么嗎?
首先,如果真按這個功率跑,實際會怎樣了?結果簡單換算就知道1.6個小時后就電池沒電了,這不就是典型的虛標嗎。
(3.2V*40AH)/80W =1.6H
其次,撇開功率不看,僅靠這樣的配置,要想滿足正常的照明需求,顯然是無法保證這位客戶要求的亮燈時間和陰雨天時間,這不也是在忽悠人嘛,這里我就不細聊了。
碼哥以為能說服這位客戶,沒想客戶直接說:“你不用質(zhì)疑這些,別人廠家都把配置表和相關證明發(fā)給我了,我測試了,亮度可以,告訴我你們能不能做就行了?!半S后客戶給我發(fā)了一張圖片,圖片里是一個表格,所謂的配置表和相關證明就在這個表格中寫出來了(并不是真實的證明材料,圖上還有廠商——揚州一燈具公司的名稱和聯(lián)系方式,這里就不展示這張圖了),看后令人“噴飯”,只嘆真敢寫。
碼哥越發(fā)明白“劣幣驅(qū)逐良幣”的含義了。碼哥并不是業(yè)務人員,只想著是朋友介紹的,盡量科普一點知識,以防受騙,不要讓民生工程變成豆腐渣工程,可能力確實有限,于是決定把這個簡單的知識點分享出來,讓更多的人能夠沉下心來細思其中的道理。
最后綜合一下。
作為深圳太陽能路燈具,影響亮度的最主要的應該是三個因素:功率、光效和能源,也還有其他很多影響因素,如材質(zhì)、使用時長、外界環(huán)境等等,外界關注的更多是功率,而忽視了其他的因素,以及這些因素如何匹配的問題。所以綜合來看,“光通量”確實才是評判燈具亮度的一個主要參考標準。
此外,判斷燈具的好與壞,除了亮度,還跟燈具燈光的品質(zhì)(如均勻度、光型、色溫、顯指、眩光等)、燈具的材質(zhì)、燈具的造型、服務等眾多因素有關。因此,我們不能籠統(tǒng)去通過某一個參數(shù)去判斷太陽能燈具的亮度與好壞。我們在選擇太陽能燈具的時候,應該多留意一下更多的參數(shù)以及參數(shù)之間的匹配性。
說到這里,再補充一點,大家看完全篇,是否也明白了源碼為什么要推出“Rs標準”。
關注源碼微信平臺